“《基础教育学习性词表》的分级、验证与推广”课题通过结项鉴定

发布时间:[2017-01-11]  阅读次数:

2017年1月9日上午,由我中心主任苏新春教授主持的国家语委语言文字科研项目优秀成果后期资助项目“《基础教育学习性词表》的分级、验证与推广”(HQ135-1)在北京教育部召开结题成果鉴定会。鉴定会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标准处王奇处长主持,原国家语委副主任、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傅永和受邀担任鉴定组组长,原语文出版社社长、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李行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人民教育出版社辞书编辑室主任谢仁友、北京第八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岱担任鉴定专家。课题主持人苏新春教授、中心15级博士研究生孙浩峰、田静参加了此次鉴定会。

会上,王奇处长首先介绍了“基础教育学习性词表的研制”与“《基础教育学习性词表》的分级、验证与推广”两个课题的基本情况及其前后延续关系,苏新春教授围绕词表的范围、术语定义、研制原则、研制背景、研制过程、词表性质、功能及收词原则、语料来源、研制方法、研制内容、验证工作等方面汇报了项目的整体研究工作,在收词原则部分,针对字和词的关系,提出了“以字带词,以词促字;词不越字,词以促意”的收词原则,并向鉴定专家展示了分别按词级、词长、音序、义序排列的四套《义务教育学习词表(草案)》。

1.jpg


听取苏新春教授的汇报后,鉴定专家组充分肯定了课题组的工作和成果,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与建议。李行健提出指出词表研制中选用的位序法应进一步考虑其合理性,收词原则中的“见词明义”应明确“见词明义”的对象;谢仁友肯定了词表对于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建议词表发布前征求教材编写专家的意见,以助于词表在义务教育学习阶段的进一步落实;王岱指出词表定位准确,但需要一个更具体、更详细的落实路线图,以落实到教学、学生和教材编写中,和字表一样成为教师教学的依据、学生学习的依据以及教材编写者的依据;申继亮表示赞同词表成果,并结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工作指出,词表也应“以学生发展为主线”,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学生认知的能力,考虑不同阶段学生成长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傅永和强调要首先明确词表的定位,分级依据要充分论证,在收词原则上应综合考虑频率、稳定性、学科分布和使用度四个标准。

针对鉴定专家组的质询和建议,苏新春教授从词表与教材的关系、见词明义、学习性、词表发布等七个方面对词表研制工作作了进一步地补充说明和回应,表示会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调整词表研制报告的内容,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明确词表的落实方案。

4.jpg


鉴定专家组经认真商讨,最终形成了以下意见:一、《词表》功能定位明确、收词原则、语料选择及研制方法科学合理,填补了我国义务教育学习词表研制的空白。二、《词表》整体设计科学,较为合理地解决了词语的分级,充分考虑到了四个学段在学习和认知上的特点。三、《词表》内容丰富,词量适中,收词合理。附表按“语义类”排序,丰富了排序方式,有助于教学。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课题圆满完成了预期目标,取得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同意结项。建议课题组对分级理据进一步研究,使《词表》更加完善。

为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进一步发挥语言文字科研支撑语言文字事业、服务国家发展需求的作用,促进优秀成果的转化应用,国家语委于2016年9月起实施《国家语委语言文字科研项目优秀成果后期资助计划》,首批共10个项目获得资助。“《基础教育学习性词表》的分级、验证与推广”是首个获得资助的项目,成果将以“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A系列的形式出版。

2.jpg


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