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5日至4月26日,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主办、汉语辞书研究中心承办的2017年度国家语委科研机构工作会议在鲁东大学召开。教育部语信司司长田立新、鲁东大学党委书记徐东升、我中心主任苏新春教授、科研秘书陈思及其他18家国家语委科研机构负责人和联络员出席了本次会议。
田立新司长在会上宣讲了《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十三五”规划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语言文字事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语言文字事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的特点,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力量,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事关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强国必须强语,强语助力强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是语言文字事业的基础性工作,其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社会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提高语言文字使用效能。推进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一方面要以“五个面向”为指导,探讨构建层级分明、内容齐全、类型完整、功能完善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体系框架。另一方面要以科学研究为支撑,落实《规划》提出的关于普通话语音、基础教育领域汉字字形、大字符集汉字属性、科技名词、海外中文教学以及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等规范标准的制修订任务,提高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质量。

会上,国家语委19家科研机构汇报交流了2016年度的工作总结与2017年的工作计划,并就如何加强各科研机构的建设、发挥各机构对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支撑保障作用进行了讨论,对网络媒体中心汇报的国家语委语言资源服务平台建设情况提出意见、建议。我中心主任苏新春教授在会上从科研课题、出版著作、学术交流、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十个方面总结了教育教材中心2016年的工作情况,又从教育教材语言研究、台湾语文教育问题研究、咨政与学术交流三个方面对中心2017年的工作进行了规划与展望。

田立新司长在总结讲话时指出,未来需要共同研究推动科研机构发展与“十三五”规划相结合,在“十三五”规划中找到事业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一步提升并拓宽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寻找事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在过去的一年里,各科研机构围绕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咨政启民、服务社会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还存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待增强;跨学科、新领域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成果转化机制亟需进一步完善等不足。为此,各科研机构要将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作为2017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扎实做好基础建设,积极向智库转型;加强协同创新,推进资源共享;注重产学研结合,努力打造标志性成果;深化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影响。田司长在总结讲话中特别提及了我中心苏新春教授主持国家语委2013年年度重大课题“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符合性调查研究”在咨政启民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会议还邀请了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俞明祥就《咨政报告撰写与报送》做了专题讲座。俞明祥书记从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智库建设和咨政服务、《高校智库专刊》的创办及运行、撰稿要求、报送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他认为,掌握“国家急需”“战略需要”是咨政服务的第一要件,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科学阐释,切实在选题上、文字上下功夫,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提供战略性、前瞻性、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咨政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