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心主任苏新春教授出席广西南宁服务“一带一路”语言资源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5-06-11]  阅读次数:


2015年6月6日,由我中心参与主办的“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语言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南宁开幕,我中心主任苏新春教授受邀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研讨会的其他主办单位分别是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广西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大学)。会议主要议题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语言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文化状况和我国相关地区的语言状况及发展方略等等;学术研讨会结束后,还在防城港分会场进行了学术交流及广西语言资源考察。


在会上,来自广西、北京、上海、武汉、福建、新疆、云南多所科研机构及重点院校的语言学专家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倡议构想进行研讨,就“一带一路”研究现状与构想,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涉及的语言学导向变化、语言能力、言语需求及服务对策、跨境语言与文字、丝绸之路语言研究的挖掘与利用、以及实施倡议的重要区域广西、云南的语言资源开发利用与语言服务,中亚国家的语言状况及语言政策等论题发表了具有深度和广度的见解。


苏新春教授就服务“一带一路”的语言学研究导向变化做了大会发言。首先,苏教授从对语种构成、语言本体与应用两个维度对我国五大科研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和“国家语委科研规划课题”)过去十年语言学课题立项情况做了全面调查与分析。之后,重点从“语言生活”“语言教育”“翻译”三类立项课题剖析了语言学课题的国际视野特点。最后,苏老师从服务于“一带一路”角度对语言学立项课题提出了五点思考,如方向上由“向西方”到“向邻国”“向利益攸关国家/地区”的转变,范围上由“概而统之”到“分而化之”,内容上由“学习型”到“输去型”转变等等,观点新颖,引人深思。


会议于6月7日下午圆满结束。本次小规模高层次专题研讨会成果将为国家开发利用相关语言资源、促进相关国家人文交流、发展语言产业和语言经济提供重要的借鉴。


厦门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教育教材中心

2015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