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福建师范大学、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闽南文化发展基金会、福建社会科学院、台湾世新大学主办,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文化部两岸文化研究基地、教育部闽台区域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三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于2015年8月23日至24日在福州举行。来自海峡两岸160余位专家、学者、研究生围绕“两岸文化交流的拓展与深化”主题进行交流。我们中心博士生郭光明、郑维宇参加了此次论坛报告。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汪毅夫、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书磊出席了开幕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书磊、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张东刚、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台湾中华文化总会秘书长杨渡、台湾公共电视董事长邵玉铭、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贾磊磊、福建师大党委书记黄汉升在开幕式上致辞。
本届论坛以“两岸文化交流的拓展与深化”为主题,围绕“两岸公共文化事务”、“闽南文化与民间文化”、“海上丝绸之路与闽南文化”三个子议题展开。 其中,“两岸公共文化服务”议题着眼于台湾长于基层文化工作,有完善义工体系,大陆长于宏观政策制定,硬件设施较好,双方有相互学习借鉴的机会和空间;“闽南文化与民间文化”议题着眼于闽南文化以民间文化为主,希望藉此拓展更多两岸民间的交流合作;“海上丝绸之路与闽南文化”议题配合国家最近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探讨闽南文化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中心学生郭光明、郑维宇提交的会议论文题为《台湾高中历史“103课纲”的微调及反思》,主要采取定量研究的方法,从语言和知识点层面对历史课纲微调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阐述了此次课纲微调的思想变化。文章认为,此次历史课纲微调,主要是删除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众多具有“文化台独”色彩的论述,让历史课纲回归“两岸一中”。这本是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之举,却引发岛内大规模的“反课纲微调运动”,一方面折射出台湾青年学生史观的迷惘,另一方面也表明台湾历史课纲的调整势在必行但任重道远。
两岸文化发展论坛2013年8月首次举办,次年10月举办第二届,本次是第三届,地点均为榕城福州,下一届有望在台湾世新大学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