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我中心应用语言学团队主持的国家语委课题“基础教育学习性词表的研制(YB125-29)”与“《基础教育学习性词表》的分级、验证及推广(HQ135-1)”研究成果正式发表,该课题由我中心主任苏新春教授主持,我中心师生共同参与完成。我国语言学/汉语类一级核心期刊《语言文字应用》以“汉语词表研究”为专题在2017年第3期同时刊登课题的四篇成果论文:《研制的理论与方法》(苏新春)、《研制中义类法的运用和价值》(孙园园)、《汉语国际教育用词汇义类分布研究》(宋贝贝)、《对外汉语词表的系统性及义类体系的作用》(李安)。另外,课题研究成果《义务教育常用词表(草案)》已通过专家鉴定并纳入“中国语言绿皮书”A卷,即将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发行。

我国现代汉语词表的研制主要集中在通用性词表、对外汉语学习词表、中文信息处理用词表三个领域。供义务教育使用的学习性词表长期以来阙如。国家语委2011年、2016年先后设立“基础教育学习性词表的研制”与“《基础教育学习性词表》的分级、验证及推广”课题(主持人:苏新春)来推动这一工作。课题组先后探讨了词表研制的一系列理论与方法问题,特别是创造性地运用了语义分析法,努力从词语的语义认知而不仅仅是从具体词形的角度来考察词表。
本次刊出的四篇论文,其中《〈义务教育常用词表( 草案)〉研制的理论与方法》(苏新春)深入探讨了《义务教育常用词表(草案)》的性质、功能、规模、收词标准、分级、研制方法等问题;《〈义务教育常用词表(草案)〉研制中义类法的运用和价值》(孙园园)重点介绍了义类法在《义务教育常用词表(草案)》的具体运用,分析了义类法在词表制定上的重要价值;《对外汉语词表的系统性及义类体系的作用》(李安)与《汉语国际教育用词汇义类分布研究》(宋贝贝)从汉语国际教育的角度分别对词汇义类分布以及义类体系在对外汉语词表制定的作用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