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8月17日—8月20日在江西南昌、井冈山召开。会议由厦门大学国家语言资源与研究中心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渤海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杂志社共同主办,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杂志社承办。参加研讨会的有来自四川师范大学、广东嘉应学院、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渤海大学、漳州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唐山师范学院滦州分校、上海交通大学、江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香港公开大学等大学的专家和学生代表,《语言文字应用》等学术刊物和出版社的代表,此外,台湾翰林出版社宋裕主编也出席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在江西省南昌市省委滨江宾馆举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郭杰忠校长、国家语言资源与研究中心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苏新春教授、渤海大学文学院领导夏中华教授分别致辞。特别值得提及的是,苏新春教授在开幕式上为我们读了河北唐山市董兆杰先生的来信。董兆杰先生长期从事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退休前后,一直致力于幼儿识字研究,兢兢业业,他密切关注着教育教材语言的发展,从第二届研讨会起,已经先后为三届会议提供了10篇论文,遗憾的是由于身体欠佳,四届研讨会都未能亲自参加。其信中所言“生命不息,研究不止”,字字铿锵,当是对我们最有力的引导和鼓舞。会议共四场,第一场紧接在开幕式之后,是专题交流,由宋裕主编主讲《台湾国中、高中语文教材书的编辑现况及特色》。第二、三、四场研讨会在井冈山展开。闭幕式上,夏中华教授作会议总结,陈建华社长、苏新春教授致辞。
此次研讨会的议题主要有:教材编纂与教学;教材编纂史及教材比较;教材语言中的语法、词汇;教材语言中汉字教学;基础教育各科教材的语言分布与使用情况;语言学习与语言能力培养等。与会代表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提出了很多创见,都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
国家语言资源与研究中心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主任苏新春教授在报告中首先回顾了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历年来字表和词表的产出方式和模式;其次,介绍了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学习性词表研制的概况,就学习性词表功能是什么、对应什么程度的认知能力、收什么词、规模有多大以及内部构成是什么等五个问题进行了阐释,使与会代表对学习性词表的性质、作用、意义、应用以及与通用性词表的差异等有了认识和了解。学生代表王玉刚、邱燕林参加了研讨会,就《汉语》、《中文》等几套海外华文教材,分别从用字和词汇进行分析研究,提交的论文也得到了专家们的点评和指导。
以下附《研讨会会议议程》和夏中华教授的《会议总结》:
第四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学术研讨会会议议程
2012年8月17-20日
日期
|
时间
|
活动
|
地点
|
备注
|
8月17日
|
上午、下午
|
会议代表报到
|
江西省委滨江宾馆11号楼
|
|
晚上20点
|
开幕式;
第一场研讨
|
11号楼会议室
|
|
8月18日
|
早餐后
|
赴井冈山
|
滨江宾馆11号楼前
|
办理退房手续,行李随车而行
|
下午
|
第二、三场研讨
|
井冈山八角楼宾馆会议室
|
|
8月19日
|
上午
|
考察
|
下午
|
晚上
|
第四场研讨
闭幕式
|
井冈山八角楼宾馆会议室
|
8月20日
|
上午
|
考察
|
下午
|
午餐后大客车送代表返回南昌
|
]
开幕式及第一场研讨会
主持人:郑苏淮(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日期
|
时间
|
活动
|
地点
|
8月17日晚上
|
20:00-20:30
开幕式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郭杰忠校长至欢迎辞;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苏新春教授致辞;
渤海大学文学院领导夏中华教授致辞;
|
宾江宾馆11号楼1号会议厅
|
|
20:30-21:30
|
专题交流:台湾国中、高中语文教材书的编辑现况及特色
主讲人:台湾翰林版国中、高中教材主编宋裕先生
|
第二场研讨会
主题:教材编纂与教学
主持人:郭曙纶 杨锡彭
时间:2012年8月18日 14:30-16:00
地点:井冈山八角楼宾馆会议室
报告人
|
单 位
|
论文题目
|
张先亮
|
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
|
再论《语言学概论》的内容与方法
|
黎传绪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
|
论小学识字教学
|
卢慧彬
|
在家学者
|
知识基因——所有语言文字和一切知识的最底层结构
|
王玉刚
|
厦门大学中文系
|
对外汉语教材评估研究
|
周美玲
|
广东嘉应学院中文系
|
语文教材会认定会写字的统计与分析
|
臧胜楠
|
厦门大学中文系
|
语文教材语言的陌生化研究
|
吴晓芳
|
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
汉语语法教材编写和语法教学
|
孙浩峰、夏中华
|
渤海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
初中语文生字教学用字中异读词的分类研究
|
第三场研讨会
主题:教材编纂史及教材比较
主持人:张先亮 吴晓芳
时间:2012年8月18日 16:15-17:45
地点:井冈山八角楼宾馆会议室
报告人
|
单 位
|
论文题目
|
于锦恩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
民国时期华校专用教材研究
|
杨锡彭
|
南京大学文学院
|
面向华语教学的华语建设问题——以马来西亚为例
|
姚素珍
|
香港公開大學教育及語文學院
|
香港学校[普教中]教学语言的发展
|
吴峥嵘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
|
母语运用中的差误及教学对策分析
|
邱燕林
|
厦门大学中文系
|
《汉语》与《中文》生词对比研究
|
苏新春
|
厦门大学中文系
|
关于基础教育学习词表研制的若干思考
|
陈玉蓉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
|
融入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母语能力——基于读图时代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
马正平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
古汉语四声中的华夏哲学精神解读
|
第四场研讨会
主题:教材语言中汉字教学
主持人: 马正平 周美玲
时间:2012年8月19日 19:30——20:30
地点:井冈山八角楼宾馆会议室
报告人
|
单 位
|
论文题目
|
郭曙纶
|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中小学作文用字与新课标字表的对比统计
|
吴格明
|
江南大学文学院
|
初中生究竟应当掌握多少汉字?
|
孙建祥
|
唐山师范学院滦州分校
|
小学语文新课标附发字表的意义与缺憾
|
查清兰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
|
制约大学生普通话水平的原因分析及教学策略
|
陈萍
|
云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育学院
|
泰国初级汉语教材中的语音问题
|
闭幕式
主持人:吴格明 郭曙纶
时间:2012年8月19日20:30-21:00
夏中华(渤海大学语言研究所所长):会议总结
陈建华(江西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杂志社社长):东道主致辞
苏新春(厦门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
厦门大学国家语言资源与研究中心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
渤海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杂志社
2012-8-17
第四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
总结
尊敬的各位与会同人:
受会务组委托,下面由我向会议做总结汇报。
本次会议实际到会31人,共收到学术论文26篇。会议分一场主题报告、三场专题报告论文21篇,应该说,本次会议取得了令人满意成果,我们认为,大致可以包括如下几方面:
一是集中展示了一段时间以来海内外教育教材语言研究的最新成果。与会专家学者在本次会上讨论的议题,几乎囊括了本次会议主要议题的各个方面。会议期间,有关学者专家向大会报告了各自的最新理论思考以及研究成果。如厦门大学苏新春的《关于基础教育学习词表研制的若干思考》,在以实例分析词表特点的基础上,阐释了基础教育学习词表研制的五个问题,以引发人们对基础教育学习词表研制的关注。上海交通大学郭曙纶《中小学作文用字与新课标字表的对比统计》作了大量实例调研工作,统计了四个省市(北京、上海、福建、辽宁)的大赛作文,并与新课标字表进行比较。广东嘉应学院周美玲《语文教材课后会认字、会写字的统计分析》,运用数据库技术对四套新课标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课后“会认字”和“会写字”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识字、写字方面,四套教材基本上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编写,但字量基本都有所超标,汉字的字种和字序随意性大。汉字识写安排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香港公开大学姚素珍《香港学校(普教中)教学语言的发展》分析了香港用普通话教中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尽管对香港普教中存在争议,却是大势所趋。此外,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黎传绪《改革识字教学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关于小学识字教学的思考》、卢慧彬《知识基因——所有语言文字和一切知识的最底层结构》、孙浩峰《初中语文生字教学用字中异读词的分类研究》等,也从各自研究视角出发,向大家报告了研究者的最新发现。
二是集中讨论了当前教育教材语言的热点、难点问题。浙江师范大学张先亮的《也谈现代汉语课的内容和方法》从定位、内容、方法等方面分析了现代汉语课既有学科体系的重要性,但教学效果不很理想这一尴尬局面及原因,并讨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吴峥嵘《母语运用中的差误及教学对策分析》归纳了目前母语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母语教学中应采取包括加强词语教学、加强语法结构分析、加强学习者的思维训练等策略。江南大学吴格明的《非语文文科教材的语言规范问题》选取人教社英语、政治、历史初中实验教材,对教材中的汉语言文字的应用规范问题进行了扫描式的调查分析。唐山师范学院滦州分校孙建祥的《小学语文新课标附发字表的意义与缺憾》认为以往的语文文件对识字教学只有字量的要求,没有字种、字序的规定,导致识字教学乱象丛生。新课标字表规定了字种和字序,但也存在不适用的问题,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于锦恩《民国时期华校专用教材研究》对民国时期华校专用教材从多角度进行了梳理,分析其利弊,为后来的教材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此外,漳州师范学院吴晓芳的《汉语语法教材编写和语法教学》、厦门大学臧胜楠的《语文教材语言的陌生化研究》、邱燕林的《〈汉语〉与〈中文〉生词对比研究》、王玉刚《基于笔画数统计的海外汉语基础教育阶段教材用字调查研究》、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陈玉蓉的《融入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母语能力——基于读图时代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查清兰的《制约大学生普通话水平的原因分析及教学策略》等也都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当前教育教材语言的某些热点、难点问题。
三是海外研究成果为内地教育教材语言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