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发副校长在“国际汉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对外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上的致辞

发布时间:[2010-11-20]  阅读次数:

尊敬的教育部语言信息司李宇明司长,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朋友:

早上好!

今天,由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中心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厦门大学中文系共同举办的“国际汉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对外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在中国“最温馨的城市”——厦门,中国最美丽的大学——厦门大学召开了,我谨代表厦门大学党政领导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推动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越来越多的海外朋友正努力地想听懂我们的声音。汉语作为各国了解中国的重要工具和文化载体,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政府的重视和留学生的青睐。为了让世界朋友换一个崭新的视角欣赏人类文明的进步,了解中国,了解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各位专家在各自的岗位上,在国际汉语教育的前沿阵地,一直默默地奉献着、耕耘着,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今天,各位专家不远千里齐聚美丽厦大,热情洋溢地共商国际汉语教育大业,为世界的多元文化建设添砖加瓦。请允许我真诚地说一声:“您辛苦了!”

我们知道,教育教材是非常重要的语言资源,教育教材语言直接关系整个社会语言生活状况,对于整个民族的母语教学、第二语言教学乃至所有的知识教育体系,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我看到本次大会的一个主题是“教师发展与教材建设”。从我这个外行看,我认为这是语言教育的两个基本方面:教师和教材。从这两个方面讲,选择在厦大召开这个会议是选对了地点选对了合作对象。厦大有着悠久的海外教育传统和历史,师资力量雄厚, 50年代初,周总理亲自要求在厦大设立一个专门的海外教育机构,现在厦门大学不仅有2005年教育部与厦大共建的“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还有2008年国家汉办正式批准的汉语国际推广南方基地。说到此,我要特别向李宇明司长表示感谢,感谢教育部语信司给予厦大的有力支持。在教育部语信司的直接领导下,我们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连续参加了五届“中国国家语言生活绿皮书”的发布工作,建设了母语教材、汉语第二语言教材语言资源数据库、语料库。发布了对外汉语教材1500常用词;新课标语文教材3000基本词语表和反映语文、历史、地理三个学科用词状况的中小学文科词表,等等。其中,对外汉语教材1500常用词被国家汉办主编的《国际汉语通用课程大纲》作为附录收入,成为重要教学参考资源之一。我们相信在教育部语信司大力支持下,教育教材中心将取得更大的成功。厦门大学也将一如既往继续支持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的工作,尽可能为教育教材分中心的运作创造条件和提供保障。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是国家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设立的唯一一个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能够和国际汉语教育界的“老大哥”——北京语言大学合作举办这次高水平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国际会议,相信将进一步促进我校相关专业的发展。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大家能够进一步增进学术了解,充分交流认识,共享研究成果,推动国际汉语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厦门大学本着“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治校精神,已经走过了将近90年风风雨雨的艰辛岁月,正在向着“建成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奋进。长期以来,厦门大学得到了海内外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和帮助。在此,我们深表感谢!

非常感谢大家来厦门大学参加这个会议,在这里,我还要感谢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语言文字应用》杂志社、厦门日报等媒体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作。感谢兄弟院校的各位学者朋友们给予这次会议的温馨合作。也希望大家在厦门大学里走一走,看一看,给我们留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祝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在厦门期间身体健康,工作愉快,万事如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