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 :学生汉字书写能力退化

发布时间:[2011-05-13]  阅读次数:

本报北京讯(驻京记者程福俊)教育部和国家语委昨日第六 次 发 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报告称,在计算机广泛应用的时代,国人的汉语表达能力和汉字书写能力在退化,很多人不会写字了,提笔忘字。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李宇明司长说,去年是微博发展最快的一年,伴随着微博出现了很多词,像“微博控”“微博游”“微情书”等等。而且热词不断出现,最热的词就是“给力”,热字和流行语从现实世界到虚拟空间,几乎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目前,微博、新词语、热词成为新的信息传递方式。正因为如此,人人都成了语言创造者,都成了造词家。

李宇明介绍,去年国家语委舆情中心研究发现,有两大热点问题在网上是热烈的,一是公民语言能力问题,特别是母语能力和书写能力的问题,第二个是关于语文教育,特别是语文教材的问题。整个社会都在关注学生汉语能力下降,网上讨论很多,哪怕是一篇课文换了,大家都讨论很多,甚至还拿出1949年之前的语文课本,给今天语文教育提个醒。另外,大家普遍关注在计算机广泛应用的时代,很多人提笔忘字,字写不好担心中华文化失传,很多人都提出来,希望在小学、中学加强写字教育。

李宇明说,教育部和国家语委非常关注学生写字能力问题,这些年来一直在中小学特别是在识字阶段,提倡增加写字的课程,恢复毛笔字、硬笔书法,还正在制定中小学学生的写字标准和具体提升写字能力的一些标准。

鲁迅是现代文学和思想史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一些文章在教材当中的剔除引起社会和学界种种猜测。在发布会上,李宇明表示,目前各地编写的中学语文教材大概是六套,其中五套教材对于鲁迅的文章没有做更改,在一套教材中撤下了鲁迅先生一篇文章并换上了他的另一篇文章,这只是非常小的微调,事实上没有做太大的调整。因此,这样的调整不存在“去鲁迅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