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今天起,位于钱江新城核心区的Do都城每周都将举办创业大赛(快报10月28日第6版已详细报道)。作为全国第一家少儿社会体验教育馆,Do都城今后将推出更多新鲜有趣的活动。Do都城所在的杭州市青少年发展中心,具有培训、体验、康乐、服务、交流五大功能,将成为杭州青少年校外教育的第一品牌、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快乐生活的第三空间。
知识可以在书本上获得
想象力却不能
一座城市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准决定一座城市的未来。一直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都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到重要位置。开辟第二课堂,是杭州倾力打造的青少年课外教育“杭州模式”。
今年3月28日,杭州市启动青少年第二课堂行动计划,认定西湖博物馆、唐云艺术馆等71个公益性场馆为首批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基地”。这些场馆有文博类,如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印学博物馆、杭州西湖博物馆等;有名人纪念馆、故居类,如岳飞墓、陆游纪念馆、盖叫天故居等;有革命历史纪念馆,如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梅家坞周总理纪念室等;有文化科普类,如杭州植物园、杭州动物园、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等;还有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杭州青少年发展中心。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说:“知识可以在课堂上、书本上获得,但想象力却不能。我们的第二课堂涉及方方面面,是增强孩子自豪感和城市归属感、培养青少年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地方。”
杭州6个城区25.6万余名中小学生领到了第二课堂活动券。第二课堂活动,使杭州青少年学生的课外活动更为精彩。
第二课堂渐入佳境
开展第二课堂是否有成效?
有调查显示,西湖边的30家博物馆、纪念馆是杭城学生最喜欢去的第二课堂,学生参观人数明显上升,特别是交通相对便利、知名度较高的博物馆、纪念馆成为学校组织集体活动的首选,出现学生集中参观的现象。
让“第二课堂”活起来,杭州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就会有进一步的提升。首先是活动场所不断扩大、出新,比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被中国科协正式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孩子们不仅能与各种珍稀鸟类、植物近距离接触,还能领略到神奇的水下观光长廊,直观了解生态。
同时青少年的参与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孩子参观场馆,如果只是被动听讲解员介绍,效果不大。杭州各个城区的中小学用各种方式让孩子近距离体验。比如拱墅区发动全区学生,为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写儿童版解说词,展示在博物馆中。江干区采荷二小教育集团发动家长,以家庭组合的形式带孩子进入各种场馆。各类场馆也主动“走出去”,到学校、幼儿园开展活动。
未来三年,杭州还规划在闲林、良渚、滨江各建一个校外活动场所,满足杭城东、西、南、北、中不同区块的孩子对优质校外教育的需求。
??????? http://news.sina.com.cn/c/2008-11-01/041514662190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