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折射变革中的文化命题京语文教材修订引广泛关注

发布时间:[2007-09-25]  阅读次数:

新闻回放

????近日,北京市修订高中语文课本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雪山飞狐》替掉 《阿Q正传》”“金庸要取代鲁迅”的说法,更引起一片哗然。“金庸没有入选北京高中课本。”参加北京版语文教材编写的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的特级教师薛川东说,学生使用的北京版语文教材中,根本没有金庸的作品。《雪山飞狐》只是被编列在教师教学参考书中,“谈不上‘金庸取代鲁迅’。”

????薛川东介绍,新版语文教材仍然保留鲁迅的6篇作品。不过,《阿Q正传》确实没有入选,其原因是篇幅过长,进入课本只能节选。新教材首次选取了鲁迅《故事新编》中的《铸剑》,因为《铸剑》是最体现中国特色的意识流作品。另外,新教材收入了当代作家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铁凝的《哦,香雪》、贾平凹的《秦腔》、阿城的《棋王》等,这在北京市使用的语文教材中还是第一次。另外,还收入了一些红色经典作品,如《红岩》《红旗谱》《林海雪原》等。

????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李奕称,北京高中课改试验版的这套语文教材简称北京版,是由教育部而不是北京市教委组织编写,由北京教育出版社严格遵循教育部提出的课程标准精神,经过编者三年的努力和教育部专家的审定,最后作为试验教材,于今年秋季在北京9个区县进行试教,剩下的区县则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语文教材。

????薛川东谈此次教改·观点摘录

????我们比北京此前通用的“人教版”教材还要新,新就新在它带有很强的实验性。

????有些新的词汇,可能汉语词典在第8版第9版就要新加进去了!比如‘整合’这个词,在1998年以前的中国任何辞书里都没有。

????这种新鲜事物谁也阻挡不了,它随时在产生和更新之中,我们选入这篇 《新鲜的网络语言》,也是表一个态——时代在发展,新的语文现象层出不穷,我们必然要面对。

????金庸的作品很多都很优秀,可选的不少,但问题在于老师怎么教?目前只能是尝试。金庸的武侠小说很有文学性,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都颇有门道,读起来也引人入胜,但其实属于自娱自乐的东西,别人讲起来可能就没味道了。所以才“尝试性”选一段,看看效果。

????选课文,不光找到合适篇目就完了,方方面面都要考虑。为学生读武侠做些思想准备,编写小组还特地在高一必修课中选入了《史记》中的《游侠列传》,目的是先把“侠”的概念教给学生。

????《许三观卖血记》本身带有很大的实验性质。主人公把自己的血作为商品,这很值得深思,让学生得以更深层地认识社会。

????选入铁凝这些有影响的中青年作家,也表明我们这个社会在不断出人才。绝不是因为铁凝当了作协主席,我们当时推荐时,她还没当作协主席呢。

????《哦,香雪》描写农村孩子看到铁道,这样的情形现在比较罕见,今天的人们会觉得,农村孩子怎么看到铁道就那么新鲜?它反映了20年来中国的变化,现在看来就具有了历史感。

????贾平凹的影响也很大,而且像《秦腔》这样的乡土教育,在中国也少不了啊。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这首诗,两年前的“人教版”语文就选过。北京版的编委们认为这是当代诗歌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肯定也要选。不过学生要真正读懂它也很困难。这首诗本身阳光一片,但其实是海子在告别这个世界前夕写的,我们在教参中向老师做了介绍,老师也可以适度向学生介绍这一背景。无需回避什么。

????这些表现爱情的作品,文学性都很高,跟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不违背。

????我们觉得,京剧作为国粹,也该受到学生的关注。

????即便改1000本教材,也不能没有屈原、鲁迅、莎士比亚和毛泽东。?
??网络观点集粹·正方PK反方

????●低头向受众,教育功能虽然相对减弱,但在学生对教材兴趣减弱的背景下,选用其容易接受、利于传播的内容,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式。

????●央视可以大拍武侠剧,教材为什么不能选用武侠读本?如果承认武侠小说是最流行的文学体裁之一,是中国文化独具特色的一种,是中国文学半个世纪的重头戏,其入选教材当是必然的。

????●金庸武侠是连载作品,即时写就,艺术性不高。但是抱持这种想法的人,却忘记了“李白斗酒诗百篇”,忘记了杜甫“下笔如有神”,忘记了古人所谓“倚马可待”,忘记了文学作品的质量不是以写作时间长短分高下的。

????●金庸和鲁迅没有可比性。两者都有其局限性,两者都有其优点,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流传最广泛的作品,选入课本也无可厚非,我们可以批判作品的局限性,但不可抹杀其存在的价值及历史意义。

????●如果说金庸小说入选今天的学生课本是“一种堕落,是大国文化的堕落”,那么中国此前的新文化运动是不是也错了呢?新文化运动将百姓难知难会的文言文变成现今为大众所熟悉的白话文有什么不好呢?在当时白话文的普及也是被认为对国学的亵渎,而几十年过去了又怎么样呢?

????●教材只是一个读物,不要把它看得多高多重要,真正教育人的是社会。如果社会文明塑造起来,对青年们、学生们的素质才会整体推动促进。

????●金庸作品属文化快餐,不能与鲁迅作品相提并论。 

????●我们的文化教育确实浮躁。市场意识的潜移默化,有了附和受众的趋势,比如文化的低俗化,比如教材向学生兴趣的靠拢,比如教育中对学生的迁就,化的作用有所减弱,而代替之以所谓“互动”,并觉得是历史的进步。

????●高中时代的语文教学应该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思想深度,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启蒙之作,深刻剖析了我们的民族性格,正是中学生需要好好学习的不可取代的经典佳作,怎么能够随便乱删?

????●鲁迅的文章都是很深刻很有引导意义的,是在绝望中还存在的一丝微薄的希望,是对社会的现实反映,他笔下的很多问题现在还存在着,他的文字唤醒着人们的良知。教育是严肃的事,教育的文章也是严肃的事,不能为迎合而迎合,娱乐而娱乐。 

????●目前语文教学的困境不是换几篇文章就能解决的。由于我们的教育方式考试体制有问题,考试体制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功利化,如果按照时代背景、作者介绍、重点词句、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等标准去讲解,再好的文章也是味同嚼蜡。从这一点来看,我们需要改的是语文课的教学模式,不改变教学模式,只换几篇课文只能是换汤不换药。

????北京版部分新增篇目

????《游侠列传》《许三观卖血记》《哦,香雪》《秦腔》《棋王》《聂小倩》《龄官划蔷》《红灯记》《杨门女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百年孤独》《变形记》《西西弗神话》《新鲜的网络语言》北京版部分被删篇目

????《孔雀东南飞》《药》《阿Q正传》《雷雨》《南州六月荔枝丹》《陈焕生进城》《林黛玉初进荣国府》《促织》《廉颇蔺相如列传》《六国论》《过秦论》《病梅馆记》《石钟山记》

  新闻链接

????●200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曾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入选,因小说中含有一些关于性的描写,引起家长的担忧和争议。

????●2004年,深圳市育才中学语文老师严凌君编写《青春读书课》中学生系列人文读本出版,丛书中收录的崔健的歌曲《一无所有》、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篇引起较大反响。

????●2004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Q版语文》,用“MM”“视频聊天”“晕菜”等新新人类词汇重新叙述了《孔乙己》《愚公移山》等30余篇课文,被认为是完全颠覆传统语文教学逻辑的另类语文读本。

????●2004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必修)第一次出版,其中节选的王度庐的《卧虎藏龙》和金庸的《天龙八部》两个章节被合为一个单元,取名为“神奇武侠”。

????●2005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课本(试验本)印有关于奥运冠军刘翔的照片及新闻特写。同年,罗大佑的歌曲《现象七十二变》被列入高等教育出版社新版《大学语文》诗歌篇。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7-09/25/content_6788055_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