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数学 教材是座宝藏

发布时间:[2007-09-19]  阅读次数:

作为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目标的关键,数学教师应当转变观念,调整教法,表现之一就是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多重价值。

??? 一、从内容编排中探寻。一线教师不自觉地总会产生一些认识,诸如“教材内容过浅、过易”“与高考不契合”。如果仔细分析和广泛讨论新教材的内容安排,我们就会较深入的理解新课程基础观,意识到我们必须重视“程序性知识”,要精心设计和组织,与学生合作,一起“经历”、“探索”、“体验”,这样帮助其不但更好地掌握“陈述性知识”,而且由“学会数学”转变为“会学数学”。此时,前面认识的错误性自然迎刃而解。

??? 二、从呈现方式中探寻。新教材在概念教学、习题编排、研修材料中均加入了大量的生活实例。这里面包含着多方面的意图:一是展现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一是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等等。围绕这些意图,我们可以更好、更富针对性的编排应用型问题,展开富于特色的教学工作。

??? 三、从框架结构中探寻。高中数学有必修、选修模块,课后有练习、习题、复习题类型,具体又分为A、B、C结构。这里面均包含着层次化教学的特征。我们不妨对每一层次进行细致的分析,比如分析各类习题所占比例、习题难易程度分布等,从而更加具体的指导我们开展分层教学,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均得到发展,同时较好的解决教学与高考的矛盾。

??? 我们还可以从现代教育技术中探寻、从阅读材料中探寻、从探究活动中探寻……总之,只要我们有心,就会发现课标是盏明灯,照亮了教材的安排意图,而教材则是座宝藏,等待我们去尽情的挖掘。

http://www.sanqindaily.com/news/ReadNews.asp?NewsID=11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