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尊重母语的同时,营造“多言多语”生活

发布时间:[2007-08-20]  阅读次数:

16日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指出:中国语言生活和谐健康,语言文字观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据介绍,此次发布的报告在9亿字语料的基础上,针对汉字和词语进行调查,并对若干领域的语言生活状况及语言生活中的若干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包括少数民族语言工作和研究、奥运会语言环境建设、旅游服务、产品说明书及医疗文书、方言及农民工语言、语文纠错、辞书出版准入制度、人名用字问题、私塾读经学校、海峡两岸语言学术交流等。

报告将公众频繁使用的前2500个汉字与一级常用汉字表比较,2005年和2006年分别有357个字和331字是一级常用汉字表中没有的。这说明需要根据新时期的用字情况,对已有汉字规范及时修订调整。

报告对网络新闻、BBS和博客三类网络媒体的语料进行分析后指出:网络用字情况与一般媒体相近,网络语言使用具有口语化的特点;网络新闻、BBS、博客关注的内容不同、作者群不同,文体风格也有差异。笼统评估网络语言,或褒或贬,都不能反映其真实情况。

报告还显示国民的母语意识不断增强,外语学习依然火爆。海外华文教育持续进步,汉语在世界各地快速传播。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思想意识的空前活跃,新事物、新观念、新词语及其新用法大量涌现。新语言现象的传播速度、传播方向、传播范围和传播方式也在发生改变。

“语言作为国家的文化资源和‘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渐获重视。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已成为中国社会的新理念。”李宇明说。

据介绍,中国在尊重汉语方言的同时加大推广普通话的力度,在尊重少数民族意愿的基础上开展好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的双语教学,在尊重母语的前提下加强外语学习,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濒危的语言与方言,营造和谐的“多言多语”生活。

据悉,《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http://www.xj.xinhuanet.com/2007-08/20/content_109090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