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语、数、外等必修课被一分为二,今年秋季读高一的学生将来可以选择只学半个学期的语文、数学或外语,留出时间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修满学分。从昨日开始,长沙新课改教师培训全面铺开,数学、语文、化学、物理成为第一批培训的课程,其中传统主科语文中的许多变革让参加培训的老师感觉耳目一新。
“新教材我翻看了一中午,发现没有旧教材里那么多的文言文了,现在一本教材里各方面的内容都有,看着觉得不那么枯燥了。”昨日,从宁乡一中来长沙参加培训的郭老师拿到教材就仔仔细细读起来,薄薄90页的教材,他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还指着里面第四单元的“短新闻两篇”问记者:“你们平时的稿子就是这么写的吗?”记者看了一下,第一篇是《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记录1997香港回归盛况的通讯报道,无论是作品本身还是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的描述,都十分灵活到位,交接仪式的彩色照片也令教材显得生动。
在昨日发放到各位老师手里的教育部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设计思路里标明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学生只要修满必修课的10学分便可视为完成了语文课程的基本学业,达到高中阶段最低要求。该标准建议学生从课程设计的5个系列选修课程中任意选修4个模块,获得8学分。另外,单就语文一科来看,学生最多不能超过24个学分。
而必修课程中有一项要求学生要学会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精神世界,课外自读文学名著(5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还列出了参考阅读目录,以帮助学生选择优秀读物阅读欣赏。
http://hn.rednet.cn/c/2007/06/30/12432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