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新闻网:高校政治课大幅调整7门减为4门教材全国通用

发布时间:[2007-04-24]  阅读次数:

记者拿到的高校“两课”(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新教材非常“时尚”,采用流行开本,彩色胶印,70克铜版纸,12个印张,就像刚从书店里的畅销书架上取下来一样。

  据报道,目前正在进行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改的背景,要追溯到2004年3月。当时有媒体上交了一份《关于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情况的调研报告》。胡锦涛总书记看了报告后,当即批示中宣部、教育部要深入研究高校公共理论课的教学问题,力争在几年内使公共理论课教学情况明显改善。

  新课改首先体现在课目的变化上。

  去年新入学的大一学生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少了,因为新课程方案明确规定,把“九八方案”的7门必修课调整为4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原“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整合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则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另外增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另一个改革体现在新教材上。之前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都有自编教材,质量不均衡。这次调整,中央集中全国最优秀力量,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高水平专家和教师编写,每门课程只编一本教材,实行全国“一本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并不是所有高校的新课改都进行得很顺利。比如有许多高校只是把新教材作为一个总纲,实际教学中仍然使用自编教材。一位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老师对记者直言:新教材的可用性不强,薄薄的一本小册子,显得“干巴巴”的,主要是一些文件语言式的结论性概括。记者在4月18日某高校旁听时就发现,对比新教材,该校的自编教材不仅内容单调,而且有错误,比如该书第二页注明全书的总字数居然只有“236字”。

http://www.hb.chinanews.com.cn/news/2007/2007-04-24/80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