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近代第一套中学教科书现身平江。平江县长寿街“古痴斋”中的收藏爱好者方郡雄出示了他收藏的该套教科书。
教科书纸张泛黄,系黄裱纸线装书,石印清晰,装帧精致,保存完好,共分四本,是一个名叫“方鹤琴”的学生所用的教材。其中,《中学适用算术教科书》一套两本388个页张,编印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十月。《算术教科书》为连江人陈文编辑,科学会编译部刊行。我国算术较各国早发达而未能普及于学界者,以我国之算术非鄙俗即太古奥,非烦琐即太简略。寻求一本简明浅显层次井然引人入胜的教科书是他多年的梦想,最终与留学日本的学友陈文不期而遇,陈文拿出根据日本著名学者桦正董编写的算术教科书改编的教材,这十分契合他的心意,于是拿回国内发行,在废科举、兴新学的大背景下得以风行各大中学和专科学校。
另外一本288个页张的《中学适用算术教科书详草》为例题演算示范书,从光绪三十三年九月初版起前后校正再版,本书为三十四年七月第三版本。演草编著者为中国公学师范最优等生澧州人陈泽霖和他的同学们,由上海国学业书社和均益图书公司印刷发行,定价大洋三角五分。
《中学生理卫生教科书》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一本生理卫生教科书。它是根据日本医学博士吴秀三最新出版著作翻译过来,适合我国当时中学、师范及女子高等学校。系光绪三十二年六月成书,译者为华申祺、华文祺两兄弟,是清末民初有“教材之乡”之称的江苏无锡众多教科书编著者之一。这本生理卫生教材内容丰富,绝不亚于现代生理卫生教科书。全书共分十一章三十二节,126 页。依次包括骨骼系统、筋肉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皮肤、泌尿器、五官器和关于全身之生理。文体为文言文,条理详明,词简意赅,注重卫生而于病理也说得很详细。至于病名就用我国惯用的旧名,凡不合病理的则改用新名但仍将旧病名附在下面。本书印刷精美远胜于其他两本书,最出彩的当数采用五彩石印技术印刷的插页“消化器之图”和“动、静脉体中配布图”。据印刷史料记载,五彩石印系清光绪十二年间(1882年)从国外引进的最新技术,用在教科书上还是第一次被发现。
http://www.803.com.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