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06年第24次新闻发布会
时间:2006年11月13日上午10:00
地点:教育部北楼二层报告厅
主持人:教育部新闻发言人 王旭明
内 容: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向新闻界介绍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有关情况。
[王旭明]: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收看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教育新闻网以及教育部门户网站直播的广大网友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出席并且关注我们教育部今年第24次新闻发布会。在这个会议之前,我们刚刚开了一个工作会议,就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网络视频工作会议”,就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向全国教育系统做了部署。在这个会议之后,我们紧接着召开新闻发布会,在我印象当中,这是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以来比较特殊的一次,即一个工作会议结束后,跟着就开新闻发布会。这是根据我们教育部周济部长的指示开的,可见这个会议的内容有多么重要,希望广大记者朋友给予更大的关心和关注。 [10:19]
[王旭明]:说到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能刚才有的记者朋友已经旁听了我们工作会议的部分内容,这次会议带给我们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即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将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大家知道,我们在高等院校当中有一个“211”工程,就是在21世纪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如果打一个比方的话,我们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也有了类似的“211”工程,我们感到国家财政的阳光雨露已经撒满在我们教育系统的各个行业,各级各类的教育,这是非常令人兴奋的。 [10:22]
[王旭明]:关于这方面的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的请到了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女士、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先生和财政部教科文司副司长赵路先生。下面,首先有请吴启迪女士向大家介绍“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有关情况。 [10:23]
[吴启迪]: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代表教育部向各位来宾和新闻界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这里我们还有15所从高等院校来的领导,我也向他们表示欢迎和感谢。 [10:23]
[吴启迪]: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很多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地要求。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这些又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人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能够更好的就业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这些都和我们职业教育有关,就像温总理在上次职业教育工作会上强调,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我们新时期面向全社会的教育。 [10:25]
[吴启迪]: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大了对职业教育领导和支持力度,尤其是财政部在这方面给予了很大支持,经费增加的力度是很大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改革和发展的步伐逐步加快,服务于经济社会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条件仍然相对较差,“双师型”专业教师数量明显不足,质量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办学机制还尚待改革与突破。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以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为切入点,切实把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放到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增强培养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高技能人才的能力。 [10:27]
[吴启迪]: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的精神,为了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树立改革示范,引领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结合,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经国务院同意,“十一五”期间,由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这项计划的目的在于通过整合资源、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使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在这样的基础上,按照以地方为主,中央引导、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同时兼顾地区、产业、办学类型等等因素,选择100所左右定位准确、办学条件好、社会声誉高、产学结合紧密、改革突出、辐射能力强的高等职业院校,通过五年,使院校在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带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加快改革与发展,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更好的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10:28]
[吴启迪]:在刚才开的会上,周济同志进一步强调了,这样100所左右的示范学校应该成为发展的模范、改革的模范、管理的模范。这也是我们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一个目标。下面,我把这个计划的总体框架向大家做简单的介绍。 [10:28]
[吴启迪]:第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主要内容总体来说有五个方面: [10:29]
[吴启迪]:1.提高示范院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主要包括示范院校基本建设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另外高水平、“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建设教师队伍。另外和行业与企业开发利用的关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逐步扩大国际影响等等这些方面。这是在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10:29]
[吴启迪]:2.大力推进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一个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的计划和调整的机制,也就是形成比较灵活的机制。突出职业道德教育,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职业要求和专业教学计划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这是培养人才模式方面。根据高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改进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建成一大批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现操作能力培养的优质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这实际上是在教学方面一系列的改革工作。 [10:29]
【1】 【2】 【3】 【4】 【5】 【6】
|
http://edu.people.com.cn/GB/5031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