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中国:王贵成:面对素质教育,青年教师该反省什么(一)

发布时间:[2006-11-09]  阅读次数:

素质教育的口号在上世纪末就被人们喊得惊天动地,气壮山河,但真正的素质教育又实施得如何呢?不客气地说,时下的学校教育只是形式上多了点素质教育的皮毛点缀,而骨子里却是应试教育的幽灵在游荡。个中原因除了社会、家庭、教育体制等固有的积习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阻力来自于教师,尤其是教育改革的希望——青年教师身上。青年教师本应该朝气蓬勃,锐意进取,吐故纳新,顺应世界教育创新潮流,大踏步闯出一条中国的素质教育之路。然而在现实中,不少青年教师身上却存在着有悖于素质教育发展的陋习,下面,笔者就列举一二并略作分析。 一、观念落伍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人格塑造,其根本性职能是开发人的潜能,塑造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用“德、智、体、美、劳”概括了全部教育的内涵,这也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五个万面:道德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体能健康素质、美学艺术素质和业务技能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多彩,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部分青年教师的观念却早已过时落伍,虽然表面上也会空喊素质教育的动人口号,但到了教学操作中,依然是应试教育一统天下。这就导致了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从形式到内容都比较陈旧落后,难以“面向世界”。曾有这样一件事,德国一个博士生为了完成他的博士论文,不远万里来中国考察教育,在看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学校后,他用两句话评价了中国的教育:“中国的教师是全世界最能讲的,中国的学生是全世界最能考的。”尽管有些偏颇,但亦折射出了一些事实。在我们的课堂上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得慷慨激昂唾沫横飞,学生听得毫无心得昏昏欲睡。因为大部分教师讲得并非他自己的一家之言独到发现,不过是做了一次知识的“二道贩子”,把参考书上的内容人云亦云一番。这实际上是教师以一人头脑对众多学生头脑的一种野蛮侵略,这是多么可怕的教育啊! 本来我国传统中有许多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比如,教师应该“导而弗牵、开而弗达,强而弗抑”,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应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教育学生的理想效果是“使无疑者有疑,使有疑者无疑”,可惜,不少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并没有继承这些优秀教育思想,而是囿于应试教育的一孔之天怡然自得。现代教育主体论认为:在学生的智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接受别人的思想,而是要让学生自己进行思想。用第斯多惠的话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可是我们的教师在应试教育观念指导下,只知道一味地灌输所谓正确的“知识”,这样就盘剥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更为可怕的是,它还钝化和束缚了学生尚属稚嫩却四处延伸的思维触角,不利于学生树立多思路、多角度、多元化的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艺术。 作为育年教师的我们,应该树立这样一种素质教育观——不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而要想方设法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学习的课堂;不要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应该竭尽全力去肯定他们所做的一切正当努力,真诚地去赞扬孩子们自己用心思考的一切结论,从而更好地保护和激励孩子们的创造欲望和尝试。(待续) 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188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