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都市网:“教育移民”模式显良效 缓解东西部互缺问题

发布时间:[2006-09-22]  阅读次数:

两年前,陕西一叫萧雪的中专生在当地学校读完一年后,转至浙江宁波东钱湖旅游职业学校就读。如今,她已学成毕业,在东钱湖旅游学校的安排下,进入宁波一加油站工作。目前,萧雪的月收入近两千,这对较为贫穷的家庭而言,已将近一年的收入了,她的家人得知后惊喜异常。   随着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海内外各类企业纷纷来宁波投资,虽然宁波市旅游院校各类专业都能覆盖全市的第一、二、三产业,每年还不断培养出十余万名大中专毕业生,却还是不能满足本市旅游行业的需求。   据业内人士透露,现在的企业已不再一味追求学历,只要有一技之长的大专、高职及中专的学生都能受到企业欢迎。有些企业为了能弥补内部技术人才的空缺,还把要人的“订单”直接下到学校,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里许多班级和学生还没毕业就早早被企业订走了;反观西部经济不太发达地区,由于经济不是特别发达,学生毕业后就业率不高,使大量生源出现过剩现象。为了缓减东部人才市场需求旺盛且中职生源短缺、西部中职生源多但就业门路少的互缺问题,“教育移民”适时而生。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校长杨志华介绍说,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是以旅游、商贸、计算机为骨干专业的省一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也是宁波最早实行“教育移民”方针的学校之一。2004年,陕西省眉县职教中心旅游专业的四十二位“教育移民”今年已毕业,除一位生病,一位上大学之外,其余四十位毕业生工作都已落实。目前,学校和内蒙古一学校也在洽谈“教育移民”教学模式,已基本确定。   记者从该校“移民”班的班主任朱老师处了解到,在学校的帮助下,首批“移民”毕业生的工作都已落实,他们主要从事机场服务部、各类酒店、汽车加油站等服务行业,薪水一般都有千元以上。学生经常回校交流,如遇困难也会先寻求老师帮助,学校也都尽最大能力帮他们解决。   杨校长说:“好的教育模式不单单是针对高就业率,还要关心学生毕业后的情况,及时更正教学中的错误或缺憾,尽可能的让外地学生在宁波也能像家一样。就像商场要做好售后服务,学校更要做好‘售后服务’。”   宁波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移民”不仅能为长三角地区培养出一大批适合的技术人才,也更好地响应了中央号召“百分之五十进一步深造,百分之五十有一技之长”的政策,不仅使西部学生及家庭较快脱贫致富,又满足了东部地区中职学校生源短缺的问题。 http://news.zj.com/zhejiang/gdxwhc/2006-09-22/674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