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用“数学公式”一目了然学会英语语法

发布时间:[2006-09-21]  阅读次数:

语言文字,绝对是人类祖先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人类祖先有无数伟大而智慧的古老发明,但沿用至今、深入千家万户、且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且达到构成人类生命的一部分的伟大发明则是语言文字。 语言不仅重要、实用、易学、易传播,帮助思维和实现沟通,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实用工具,而且还启迪思想、记载文化、传承文明、维系民族与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特征。 然而,在人类世世代代享受祖先为我们发明的伟大而实用的语言的同时,后代对语言的规律所知却越来越少,甚至近乎失传。相比于语言的发达和繁荣来说,研究和揭示语言规律的语言学的发展则显得极为简陋,甚至十分肤浅,以至于人人都能容易地学会和良好地使用自己的母语,却几乎无人能说出自己母语的规律。目前在全球范围里,语言规律都是难解之迷。 人类对母语规律的全然不知并不影响人类学会母语,因为母语是用环境熏陶和言传身教的方法不知不觉代代传承的,人们可以完全不关心和不知道母语中的规律。而外语学习与母语学习就大大不同,学外语的人大脑里已经有了母语先入为主的影响,对与母语区别较大的外语本身就有强大的排斥和抵制作用,再加上缺乏环境熏陶,就十分需要认识的指导和规律的帮助,若对外语规律全然不知或所知甚少,或者所知有误,就会大大影响学会外语,甚至导致根本无法学会外语。英语语法就是一例。 英语语法,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讲英语的国家里,是三岁小孩就可以听懂、五岁儿童就可以完全掌握的东西,就像中国的三岁、五岁儿童也完全可以学会汉语语法一样。然而在中国,英语语法却是大学生也学不会的东西。从1862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开办中国第一家英语学校(当时叫京师英文馆)到现在中国大地上随处可见的外语学校、外语学院、外语系等,中国人学英语已经有一百五十年历史了,中国已变成了学英语的超级大国,已经有数亿的中国人学过英语了,可这其中有几人敢说自己学懂了英语语法,敢说自己掌握了英语语法? 中国人世世代代学不会英语语法的原因不是因为中国人不聪明和不用功,也不是因为英语语法太难学,而是因为中国人一百多年来所看到的英语语法书或所接触到的英语语法理论有问题。 这些语法书究竟有什么问题呢?简而言之就是没写清楚英语语法是什么。 语言研究里有一个现象,叫做语言的“异族敏感性”,意思是说一种语言的规律本民族人是不容易看出来的,而另外一个民族的人却容易看出来,这是因为“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我们说英语喜欢倒装,把状语和定语放到修饰词的后面去,这是和汉语比较来说的,若是让英国人自己来看他们的语言,他们会觉得英语很正常,而中国的汉语反而是倒装。若是让英国人不和任何语言比较地把自己语言的规律发现和归纳出来,则他们很难做到或几乎无法做到,因为失去了比较的对象,自己是难以看清楚自己语言的特征的,这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中国人过去所看到的一切英语语法都是英国人自己看自己语言的语法,或是欧洲人自己看自己语言的语法,这些语法理论诞生在16世纪到19世纪,它们并不是天经地义的法理和规则,而仅是欧洲人几百年里“猜测”自己语言的语法所搜集的一些“素材”结论,这些素材结论尚没有被归纳成为简单的语法规律,其中有很多素材还是重复的、相互矛盾的、甚至是命名错误的。但这并不奇怪,因为没有反差较大的外语(例如汉语)做对比,欧洲人自己是不容易看清自己语言的规律的。这些素材在相对简单的词法部分(也叫微观语法)上讲得还可以,但在稍微复杂的句法部分上(也叫宏观语法)就讲得很失败,不仅篇幅庞大,内容繁杂,而且没有把英语句子到底是由什么结构组成的这个最重要的规律讲清楚。另外,这些语法素材的版本也不统一,就中国人所能见到的各种英语语法书来说,各种语法书也仅是在关键的名词上基本一致,而在讲法和观点上却相互大相径庭,有些观点甚至完全相反。英语语法的“百花齐放”并不代表繁荣和发达,恰恰相反,代表了迷茫和困惑,代表了全然不知。 那么中国人应该怎样走出百年学不会英语语法的困境呢?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放弃外国人写给我们的庞大而繁杂的素材级语法,自己去发现英语语法的真正规律。 “曲刚-英语语法大表”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对英语语法的“真实规律”的发现,这套发现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中国人的眼睛来看英语语法”,把英语语法看得特别简单。 语法大表揭示了英语语法什么样的简单规律呢?简而言之,就是发现了英语的造句规律(即18个造句零件),并把这些规律归纳成造句公式,画出了一张一目了然的英语语法公式表(简称“语法大表”)。有了语法大表,不仅英语语法一目了然,而且还会恍然大悟地发现传统语法里的很多概念错误,更正语法认识. 把英语和汉语进行比较,英语是一种比较客观化的理性语言,而汉语是一种比较情绪化的感性语言。英语的客观化体现在英语对时间、空间、数量、次序、结构、位置、状态、关系等“数学”方面的客观信息有比较清楚的暗示或交代,比如名词的单数与复数暗示着数量的交代,代词的主格和宾格暗示着次序的交代,动词的时态暗示着动作发生时间的交代,介词暗示着空间位置的交代,从句连接词暗示着信息关系结构的交代等等,用英语说话有“清清楚楚”的感觉,因此英语比较适合于冷静地说理叙事,适合于理性的逻辑思维,是一种理想的“逻辑语言”和“科研语言”。而汉语则更适合于抒情和联想,表达“难以言表”的主观感受,汉语里对时间、空间、数量等客观信息交代得比较模糊,但对说话者的主观感受和情绪却可以交代得形象生动、淋漓尽致,因此用汉语来写文学作品或诗歌则得心应手。汉语的“模糊”和英语的“清楚”使两者在语法的表现上大不相同,英语的语法是“显性语法”,一切全在面上,拿来一句英语,有可能句子的意思尚没看懂,却可以首先看出句子的语法,因为 to、ing、ed、that、which、of等很多几乎从不省略的语法符号会帮助你一下子识别出句子的语法结构。汉语的语法则是“隐性语法”,语法藏在句子里,要首先把句子的意思看明白了,才能判断谁是主语、谁是宾语、谁修饰谁等语法信息。 英语语法显性到了近乎“僵化”的程度,僵化到所有的英语语法规则都完全可以用“公式”来表达的程度。若用“公式大表(语法大表)”的方法来学习英语语法,则不仅一目了然,而且还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学会语法。 受汉语“模糊语法”的影响,中国学生过去对英语语法的公式化特征始终熟视无睹、视而不见,导致长期读看英语文章却对其中的语法麻木不仁。学过语法大表后你就会恍然大悟地发现,语法大表是你所见过的世界上最简单的英语语法,是小学生就可以看懂和学会的英语语法。愿曲刚-语法大表和带给你全新的革命性认识,带领你从此走进学习英语语法的春天! http://blog.sina.com.cn/u/48d6b486010004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