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热”高温不下,素质教育、高考改革、高校扩招等诸多话题争执不休, 学生家长无所适从。在今天举行的市教育局与市民的座谈会上,记者感觉到新的气息———
水母网7月9日讯 (记者 云全)“应试教育为主导的前提下,如何搞好素质教育?”“择校到底有
没有必要?”在今天举行的“面对面话环境 心连心促发展”座谈会上,市教育局与市民就当下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
素质教育
应从自我发展入手
“考试制度成为目前选拔人才的唯一手段,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在这一前提下采取措施搞好素质教育、完善基础教育?”市民代表张平提出了这个热门话题。
“在高等教育达不到合理普及的情况下,学生家长仍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高中段教育免不了要走应试教育的路子以应对考试,这时要谈素质教育显然不符合实际。谋求全面发展学生应采取主动,按学生各自的不同情况自我发展。”市教育局刘连基很实在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择校不再是
学生发展的前提
市民代表张平、王延宁也提出了择校难的问题。
芝罘区教体局王春虎局长介绍,家长择校的原因在于担心部分学校教学质量不高,但近几年来,芝罘区教体局采取多项措施大大提高了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例如,配备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加大薄弱学校教学设备的投入,加强了强弱学校间的交流等,使得芝罘区的学校基本上呈均衡发展,家长大可不必为择校操心,应把精力放在培养学生学习上。
班额超编
影响教学质量
“部分学校一个班的学生达到七八十人,这样的班级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市民代表杨友爱表示了对此的担忧。
“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家长盲目择校,二是市区开发建设配套学校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市教育局已采取措施,责令部分学校一个班的学生不得突破70人,但住宅小区开发建设时,规定配套建设学校资金不到位,市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上学难、班额过大的问题比较突出,市教育局已向市政府做出报告,一定能得到满意的解决方案。”刘连基局长回答说 。
农村教学质量
令人担忧
“农村教学水平差,导致农村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市民代表于法友提出了这一问题。
刘连基说:“农村教师队伍目前年龄老化严重,而且部分学科教师短缺。解决这个问题非一朝一夕,需要更多有奉献精神的教师,以及长远的规划。”
http://news.shm.com.cn/2006-07/09/content_17154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