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报:期待教材循环使用成为常态

发布时间:[2006-05-27]  阅读次数:

中孩子的教育费用可是笔不小的支出,对于外来民工家庭来说,甚至是笔“天文数字”。为此,民工子弟学校江干区天成教育集团黎明校区,准备在下半年进行特殊尝试——教材循环使用。(青年时报5月23日报道)   从节约能源、节约钱财的角度来看,教材循环重复使用的确不失为一项利国利民之举,它可以节约资源, 有利环保;可以减少浪费,降低学生支出。由此来看,教材循环使用确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教材循环既然能产生如此巨大的社会效益,而且在国外也有许多范例可循,那么为什么喊了这么多年,国内却迟迟推行不开?   在笔者看来,真正阻碍教材循环使用的原因,是教材教辅书籍背后的消费市场和庞大的利润空间,如果教材循环使用了,那么这一举措将打破产业链之间利益均衡,出版、印刷、发行、经销各个环节的利益都可能受到冲击。   有数据表明,出版产业一年的产业规模是500多亿,其中中小学教材要达到200多亿,教育出版利润的80%都来自教材。而经销发行渠道也有一大块利润,就像有人所比喻的:中小学教材是发行量最大的“畅销书”。如果真正实现了教材的循环使用,必然会带来出版产业,特别是教育出版产业的一次重新“冼牌”。   教材循环使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被证明是一项利国、利民、利学生培养的大好举措,其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要远远超过教材本身的价值。在这个问题上,希望依附于这个“食物链”上的企事业单位,应该有一个让步的姿态,才是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个有社会责任感者的态度! http://www.gmw.cn/content/2006-05/27/content_4229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