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侨报:搁置争议,学简识繁

发布时间:[2006-05-16]  阅读次数:

中国文字老早就统一了,但到今天它还没有完全“统一”;其实,自从1949年开始,海峡两岸政治分治,文字也一分为二,简繁对峙,分庭抗礼,互不相让。直至今天,连两岸以外的华人世界也都被牵扯进去了。 台湾和港澳仍是繁体字的天下,但新加坡、马来西亚跟随大陆简体化,在菲律宾和北美简体字也有后来居上的趋势。最后,很可能只剩台湾使用繁体字。 繁简之争让台湾紧张起来。台北市长马英九说要想尽办法阻止废除繁体字;台湾有人呼吁繁体字专利化,还有人建议,干脆把它改为“台字”好了,正配合民进党的“去中国化”政策。 小学,我学的是注音符号,写的是繁体字,大学也是读写繁体字的。后来,开始阅读大量大陆报刊,但毫无障碍,几乎一看即通。其实,在我的内心,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转变过程”,也没感到什么不安或不便。 汉字特征是以词为主,联想上下文,有时甚至是可以“望文生义”的。我不知道这是汉字特殊结构的问题,还是政治意识和取向问题。 说句老实话,到目前为止,我还弄不清楚为什么有人从繁体转读简体会遭遇那么多问题和困难。说不习惯,我能理解,也可接受;但硬说看不懂,我就无法理解。至于读惯简体者转阅繁体是什么感受,我就不太清楚了。 我不读古书,不喜欢读,也很难读得懂,这是古文或文言文问题,与简繁字体无关。同时,读古书的人毕竟是少数之少数。这要么是研究者的天下,要么是国学基础高深闲人的嗜好。 我对书画兴趣不大,经人细心指点,也许还可欣赏少许,但要我亲自下笔,习字临摹,却没那恒心。不过也有简体的书画呀!其实,在书店随手买份简体版的报纸翻翻看看,你也许会惊奇地发现简体字也令人赏心悦目。 其实,简体繁体,同是汉字,写法不同,字义一样。总之,我打字写稿,时而简时而繁,只求实际、通达、易解,从未考虑文字的美观、造字和字源。 本文不在重新挑起简繁之争,简体字毕竟在大陆实行50多年了。不管是坚持简体还是繁体,任何一种过于偏激的态度都会给文化交流形成不必要的鸿沟和障碍,这是很可惜的。 我总觉得,海外华校应该随着世界潮流,使用汉语拼音,学简识繁。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够看到老师们带着一群群的学生在唐人街“上课”,说华语、认招牌、看菜单、读华报。 唐人街的下一代是在新环境教育出来的一代。在加拿大魁北克省,他们在英法两语压力下挣扎,还得去学习自己的母语和认识自己的文化,是十分难得的。我们应该以最方便、最简单的方式去教导和鼓励他们,学简识繁恐怕是最理想的方法了。http://www.chinapressusa.com/luntan/2006051601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