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专招差生咋成了民办教育商的致富路?

发布时间:[2006-05-04]  阅读次数:

何为“差生”?片面的理解,所谓的“差生”,也就是那些“不想学、不会学、学不好、不学好”的学生吧。但在教育部门一再规定不能给差生定义、不能在班中排名次,甚至考试成绩保密的情况下,何来那么多差生?这说明,教育部门的规定是“有令不行”的,这样的规定根本就无法被执行,因为社会的高考中考指挥棒没变,在升学率仍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这个前提下,学校又怎么能避免差生的产生?   既然无可避免地产生了差生,那么,也就无可避免地有了差生的待遇,这当然是与“优生”有区别的待遇,说白一点,就是那种“嫌差爱优”的待遇。在一个被老师嫌弃、被同学嫌弃的环境中学习,心理素质差一点的都难以承受,甚至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及现象,这是不难理解的,家长们也能轻易就明白。   当家长们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差生时,在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办法将自己的孩子变成优生时,在自己的孩子受到不公平待遇而又无法改变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看法时,最好的办法也是不得不采取的办法就是给孩子换个环境、换所学校。这或许还能挽救已被打上“差生”烙印的孩子。但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换去哪里才合适呢?即使自己肯出钱,别的学校也不一定要别人的“差生”呀!而且,如果换过去还是差生待遇,与没换又有什么区别?难道差生就成了社会的弃儿了吗?   这时候,我们的民办教育商出现了,他们很明白“差生”家长的想法,他们知道,只要有地方收“差生”,而且这地方没有优差生的分别,那么“差生”家长们就一定肯出钱。而家长肯出钱,对于民办学校来说,是比一切都重要的。至于怎样才会没有优差生的分别,其实这是个很容易想到的问题,只要用心去想,很容易就得出一个全校都是差生就没有优差生分别的结论。于是,我们的民办教育商便啃开了公办教育不想啃的“差生”这块骨头。   不难想象,家长和他们不争气的儿女们是抱着一种感激的心情来读民办学校的。因为,他们终于找到一个没有不公平待遇的学校了。乍一看,民办教育商招收差生还真做了一件好事,不是吗?对于别人不想要的差生,自己收购过来,起码这对差生的家长来说,对差生本人来说就像做了一件好事。自己做了好事,令对方感激,当然就可以标高价了。反正民办学校赚钱肯定是要的,也无可厚非,而收的钱也是家长自愿送上门来的。于是,年收费最低2.8万却仍引来了不少“差生”家长们的青睐。连民办教育商都想不到,这钱居然这么好赚,这社会上受“差生”待遇的学生还真这么多,而且家长们还真那么舍得出钱。   呵,民办教育商笑了,笑的不止是“差生”家长肯投资,让自己赚了钱同时还像做了好事,他们还应该笑这钱赚得容易,因为他们在暴富的同时,一点责任也没有。既然打着“差生”的名号招生,招进来的是什么”料“家长应该比学校还清楚,家长也不可能说非要学校帮他们把“差生”教成什么样。但学校如果无意中将其中一个两个或几个“差生”突然教好了,那可就要接受家长们的感恩戴德了。就像用烂泥扶墙,扶不上,那是泥烂,是泥的问题;扶上了,那可就是泥匠的功劳了。   高价收购差生,对社会对家长来说,是打着做好事的名号,钱赚到了,又没担什么责任,出成果了还是意外的事,这么好的门路谁不想?这么好的财路哪个不想?但这么好的财路,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会产生?…… http://news.163.com/06/0504/00/2G87CVF20001124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