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教育乱收费缘何屡禁不止 不要让教育成为负担

发布时间:[2006-05-01]  阅读次数:

近几年来,我省各级政府把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工作重点,对大中专院校和城市中小学校采取果断措施治理教育乱收费问题,并相继出台了治理政策和措施。在整顿规范教育收费工作中查处、曝光了一批教育乱收费案件,处理了一批违规收费的负责人,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仍然有个别地方,群众对教育乱收费问题举报不断,反映强烈。 让家长“皱眉”的收费 昨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我省大中专院校和城市中小学在收费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乱收费的名目也是五花八门。比如一些中小学校以招收择校生,办特长班、快慢班,发复习资料,赞助费等形式收费;部分高校以补考费、论文答辩费、公物押金等形式自立项目、自定标准收费;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以学校为市场,以学生为赢利对象,向学校搭车收费,如强行推销保险、校服和学习用具等。 教育乱收费不仅影响了政府和有关部门形象,而且过重的校园商业气息会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容易使学生产生“拜金主义”思想。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教育方面不合理的收费加重了城乡居民的负担,更容易造成贫困家庭的孩子失学、辍学。一名家长告诉记者,学校一开学,他们最关心的是收费问题,最担心的是乱收费问题。 教育乱收费的根源 教育乱收费为何屡禁不止?据记者了解,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经费仍有缺口。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学校的硬件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需资金也逐年增多,学校为了维持正常运转,解决办公经费和教师福利等问题,只有从学生身上打主意。 二、管理性乱收费。如某学校现有学生2132人,其中住校学生就有1760人,学校为了加强对住校学生双休日的管理,每个学生收取一定数额的补课费,双休日为住校学生补课,以免学生乱跑。 三、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一个城市里好学校就那么几所,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上好学校,好学校供小于求,随之产生的择校费等越收越高、越收越离谱。 四、治理教育乱收费过程中,仍存在“一刀切”现象。如实行“一费制”,坚决纠正了统一组织学生购买教辅材料的做法。而事实上,因为不懂得如何选购,家长盲目购买,使得经济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 五、监管不严。有关部门往往是开学之初检查一遍,而且这种检查又以翻翻收据、听听汇报居多,没有向学生和家长进行更深入调查,难以了解实际情况,就是查出问题,由于多种影响因素,也往往不能将乱收的费用全额收缴财政。另外,学校违法成本较低,使乱收费者感受不到切肤之痛。个别教育部门受利益驱动,利用自己特殊的位置,谋求某种利益,使得商业化气息越来越浓。 “一切为了孩子”,这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位学生家长的心声,面对高额的教育费用,家长们的心理负担也越来越重,我们渴望不合理的教育收费不再成为千千万万个家庭的负担。 http://edu.qq.com/a/20060501/0000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