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600旧教材无人愿意接收教材循环使用:好事不好办

发布时间:[2006-04-25]  阅读次数:

)“好好的教材,为什么就没人要呢?”4月24日,在郑州市管城区东关小学,校长冯利英不解地说。 3天前,该校启动了一项名为“课本传递工程”的活动,共收到600多本学生使用过的教材。让校方想不到的是,没有其他学校愿意接收这些教材。 ■教材循环是否还有必要 “农村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就不存在买不起教材的问题了。”中原区一所农村小学的负责人说。据悉,到今年秋季开学时,郑州市的农村小学均将实现义务教育,其中就包括免收教材费。 然而,管城区教文体局工作人员魏峰认为:“这不仅仅是买起买不起的问题。从节约资源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教材循环使用很有必要。” 今年2月,河南省教育厅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教材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抓好教材循环使用试点,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中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办法。 据悉,东关小学打算在本校开展循环使用活动,由上一届学生将他们使用过的课本传递到学弟学妹手中。 ■教材循环使用难以推广 “这是好事,但想办好却不容易。”冯利英说,虽然在本校实行教材循环使用能免去不少麻烦,但学校对于如何实施仍有不少困惑。 一部分阻力来自家长。该校曾经做过调查,部分家长担心旧教材几经转手,卫生状况难以保证。 除此之外,很多学生习惯在书本上做笔记、写答案,还有的书缺页、少页,这些都会影响到接收教材的学生再次使用。 管城区教体局副局长张哲表示,将在旧教材消毒方面给学校一些支持,用紫外线给五六百本书消一次毒,成本一般不超过300元。 在保持教材完好方面,管城区实验小学老师曹显阳建议,除了校方加强教育外,还可参照江苏的做法:当地很多中小学毕业班的学生都会在离校前,参加校园里的“跳蚤市场”,以远远低于定价的价格出售旧教材,这样也会督促学生爱惜自己的教材。 “教材循环使用要本着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自愿的原则进行。”郑州市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说。 http://www.ha.xinhuanet.com/add/meiti/2006-04/25/content_68320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