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网络语言失控挑战汉语纯洁性 “符号天书”引起巨大争议

发布时间:[2006-04-20]  阅读次数:

-O-“最近有什么可以818D?” 最近有什么八卦啊? “听说AMM稀饭BGG . ” 听说A美眉喜欢B哥哥噢    来源:新华报业网

  ⊙o⊙“OMG!!!”┬_┬“偶也稀饭BGG……” 作瞪眼吃惊状ohmy—god!我的天啦,作泪流满面状,我也喜欢B哥哥啊……    来源:新华报业网

  您看懂上面的对话了吗?看不懂?这可是最近网络上最流行、孩子们最擅长、家长们最头疼的“符号天书”。随着以韩国少女作家可爱淘领军的“韩流”青春系小说进入中国,模仿“韩流”小说之中满篇网络聊天符号的小说,也开始在中国市场上热销。据某书店工作人员透露,“符号天书”非常好卖,少女作家郭妮在2005年使用笔名“小妮子”出版了《恶魔之吻》、《龙日一,你死定了》等6本“符号”图书,单本最高销量超过60万册,成为2005年图书市场绝对的畅销作家。    来源:新华报业网

  可由于消费群的年龄段非常低,“符号天书”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巨大争议。从学者到坊间忧心网络语言的失控对汉语纯洁性造成严峻挑战的比比皆是。对此难以忍受的家长和老师们一种比较典型的意见是 语言是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标志,是民族文化的鲜明标识,掺杂过量网络符号的文章,降低了汉语的表现力与完整性。在学生中间大量流行这类文学,可能会让他们渐渐对传统文化失去兴趣。符号天书面临的争议远不局限于出版界,对于符号天书的态度,其实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目前网络语言在中国语言体系中的尴尬位置。    来源:新华报业网

  一方面网络已经深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上上QQ,聊聊MSN,逛逛名人博客,流连天涯社区已经成为了许多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另一方面,网络语言似乎还是处处受到“特殊待遇” 今年3月,《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出台,规定在上海的政府文件、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 除客观需要外 不得出现诸如“美眉”、“恐龙”、“PK”、“粉丝”等网络流行语言。这也是国内首部将规范网络语言行为写入法律的地方性法规,把乱用网络语言首次提升到“违法”的高度。    来源:新华报业网

  然而也有学者认为,语言的意义就在于使用、理解和交流,网络语言已经达到了它作为语言的作用。“我们为什么不从更积极的角度去看待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影响呢?”    来源:新华报业网

http://www.xhby.net/xhby/content/2006-04/20/content_12338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