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潍坊:教材选用家长学生也有发言权

发布时间:[2006-04-14]  阅读次数:

新课改之前,各地教材全部由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选用,课改之后,教材选用权下放到了市(地)。教材多了,自主权有了,如何选教材、谁来选教材成为备受师生和家长关注的问题。日前,山东潍坊市成立了由专家、教育行政人员、教研人员、中小学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等七方面人员组成的中小学教材选用委员会。这意味着选什么教材,学生和家长也有了发言权。   在潍坊市教材选用委员会中,教育行政人员和教科研部门人员不唱“主角”,而一线教师、学生和家长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在选用教材的过程中,来自不同部门的人员一起参与教材的评议,专家从专业的视角,说出每个版本教材的优点和缺点;一线教师从教学实用的角度,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教材;而广大学生和家长,则从书本的质量、价格、内容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对这项改革,许多人有这种担忧:让学生和家长参与选用教材会不会只是走过场,而最终决定教材的还是教育行政人员呢?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潍坊市教育局在教材选用过程中,主要领导都不发表意见,决策完全来自教材选用委员会投票结果。在教材选用委员会中,行政人员人数占不到总数的1/5,而一线教师、专家、家长和学生占4/5以上。其中的一线教师不是行政部门指定的,而是由基层推荐、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和实绩的教师,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大家的公认。另外从选用程序上看,首先是学习教育部、省教育厅教材选用文件,其次选择入围教材,最后集体投票。一个委员在选择入围教材时,要用书面形式写出三种意见:哪一套是第一选择,哪一套是第二选择,哪一套不选,理由是什么,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行为负责。   “我最喜欢山东教育出版社的《生命教育》教材,因为这一教材形式新颖,有活力,通过漫画的形式,介绍知识点,便于我们掌握……”这是奎文区实现小学四年级的张凡在参与评议后,对其喜欢的教材写下的评语。   “用教材的人选教材,事情本来就应该这样。我们对教材感受最深,最了解教材是否适合当地的实际,是否适合教师教和学生学。作为一线教师,能把自己平常教课的感受和意见体现到选用教材中,我很高兴。”谈起参与选教材的过程,潍坊一中的李晶老师非常激动。   与传统的教材选用办法相比,七方面代表选教材的做法,让教育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从思想上感到轻松了。“因为教材选用工作非常敏感,如果只让基础教育科一个科室管理,外界肯定会有很多揣测,不少出版社也会趁机过来做工作,使我们的工作非常难做。多方参与选用教材后,我们的所有疑虑都解决了,不仅选到了最合适的教材,而且工作轻松,精神上也轻松了!”教育局副局长张国华这样告诉记者。 http://www.jyb.com.cn/gb/2006/04/14/zy/jryw/9.htm ------------------- 本网编者按:教材选用家长学生作为第一读者的权利不同忽视,教育本来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和学不管哪一方都是这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方面,对任何方面的忽视和不重视都会引起我们教育以及教材编写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