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到北京拜访各位学术委员见闻
寒假伊始,受我中心苏新春教授和全体同仁们的委托,我和关俊红同学在返校途中到北京拜访各位学术委员,并汇报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和课题的申报结果情况。北京一行,让我们又激动又兴奋,激动的是各位委员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接见我们,兴奋的是我们的工作得到了专家和委员们的一致赞同。
---------8号上午拜访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司
我们的第一站先到语信司按照年前的约定来取《关于征集基础教育和对外汉语教育教材电子版的商函》。这份商函给了我们中心极大的鼓励和方便,也有利于加强兄弟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特别感谢陈敏处长,虽然很遗憾没有见到陈处长,但是陈处长十分细心地关照我们,帮我们安排和办公室易军老师的见面。感谢易军老师,在取《商函》时对我们的问题进行耐心细致地讲解,并给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8号上午电话拜访语文出版社张万彬先生
本来是要亲自到语文出版社拜访张先生的,无奈张先生的事务繁多,刚巧碰到要出门。虽然只是电话里的问候,也可以感受到张先生对我们中心的关切之意,对于中心的会议召开、网站开通以及数据服务的测试,张先生都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并且表示如果有机会一定会和我们中心进行合作。我们也同样深切希望张先生的指导。
------------8号下午拜访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佟乐泉先生
佟先生非常热情地将我们请到了家里,围坐在佟先生家香喷喷的咖啡旁边,我们开始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拜访。佟先生从以前的教材审定谈起,风趣而又翔实地给我们上了一堂关于教材审定和评测标准的课,受益良多。面对目前教材,特别是语文教材出现的种种问题和质疑,佟先生很有感触,深感教育教材语言研究分中心成立的必要和及时。从佟先生几十年的教育工作和教材审定工作的经验出发,教材语言的使用和规范是十分有必要并且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教育的重大问题,而对教材语言的研究着眼不仅仅要有篇章、内容、思想的把握,更要有一个科学客观严格的定量评测体系,教什么、怎么教,这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都要和教材语言的层级性和梯度性挂钩,不能割裂这几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联系。
最后佟先生对中心的成立以及今后的工作表示极大的关注和兴趣,并且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我们也深切期待着佟先生的指导。
--------9号上午拜访人民教育出版社顾之川先生
第一次踏进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确有点久违而亲切的感觉,从小到大我们自己就是读着人教社的课本开始自己的教育之旅。现在终于见到了人教社,让我们非常激动也非常感叹,新盖的人教大楼非常漂亮。
带着中心的《商函》我们找到了顾先生,顾先生参加了我们第一届的学术委员会会议,所以对我们的情况比较了解,这次主要就《商函》交换了意见。顾先生对我们的工作也给予了肯定和关注,并且热情地介绍了目前的语文教材现状和先生手头的工作,让我们大开眼界。同时,顾先生十分关注我们网站的建设和数据服务的发布,就网站目前的情况和服务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给我们一些方便的行内信息。
顾先生热情地邀请我们一起共进午餐,但是很遗憾因为行程时间紧迫,我们只能先行一步。在此感谢顾先生对我们的关怀和照顾,也感谢顾先生给我们的信息资源。深切期待着顾先生的再次指导。
-------未能成行的两位委员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老师因为刚巧8-9日安排了会议不能见面,非常遗憾,朱老师在我们临行前发来电子邮件表示问候和关注,并期望我们的网站能够继续发展。
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老师因为公务繁忙,也未能拜访到,深为遗憾。期待下次拜访的机会。
感悟:
通过对上述各位委员们的拜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大家对于教育教材语言研究分中心的关心和爱护,也让我们体会到了研究任务的紧迫性。目前教育教材领域内对于内部的语言问题的研究实在涉及不多,而从我们中心确立的各项课题来说,也得到了各位委员们的大力赞同和支持,说明我们确定的方向和所走的路是正确而有前景的。
杜晶晶
2006-2-12 于厦门大学 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