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秋天起,广东中小学教材将全部降价。从首次开标的情况看,通过资质审查的9家竞标单位不约而同打出价格牌,降幅最大的超过18%,最少的也超过2%,预计全省至少比去年节省2000多万元。
广东中小学教材出版招投标工作在近日开标后,这几天进入专家评标阶段。据了解,评标专家由新闻出版、教育、物价、技术及法律专业人士组成。对竞标单位的印刷质量、供货能力等综合打分,价格因素只占到了总分的三成。
为何会出现超过18%的降幅?招投标办公室有关人士猜测,可能是教材出版利益巨大,促使一些投标人“不惜血本”也要争取中标,也可能是原创单位,即教材编写者主动让利,并委托参加竞标的出版单位降价。
记者了解到,广东省物价局日前公布了2006年秋季至2008年春季中小学教材招标的标顶价,除一种教材标顶价与原价持平外,其余全部降价,最高降幅达到 23.47%。
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助理巡视员杨以凯告诉记者,举行中小学教材出版招投标,降价只是其中一个目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于保证和提高教材质量,促进出版单位体制改革。
有关人士估计,今年秋季广东省中小学教材总发行码洋约为12亿元,发行中标人降幅按照10%计算,将降价1200万元,再加上此次出版中标人的降价,预计全省购买中小学教材将少花2000万元以上。具体降价幅度和中标候选人待评标结果出来后,将于月底前向社会公布。
据悉,此次招标按照国家发改委、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实施办法》规定,面向今年全部11个试点地区(广东、福建、安徽、重庆、浙江、江西、山东、广西、四川、云南、陕西)范围内具有中小学教材出版资质的出版单位和教材原创出版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