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材语言更有序更生动
--------------------------------------------------------------------------------
[ 2006年1月6日 ]
1月6日上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学术委员会、管理委员会在我校成立。教育部语言信息管理司副司长王铁琨、我校副校长李建发、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吕达、我校人文学院院长陈支平、中文系系主任周宁等出席了成立仪式。王铁琨和李建发分别宣读了两个委员会的名单并向委员颁发聘书。
李建发在讲话中说,语言作为一种国家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教育教材中的语言状况对整个民族的母语教学、第二语言教学乃至所有的知识教育体系,都会产生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教育教材的语言现象进行动态监测和研究,广泛、迅速地了解语言现象的动态变化,为国家的语言政策、语言规划和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更积极有效的促进和引导社会语言生活的健康发展,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他说,我校语言学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发展势头,该中心的成立,也将为我校语言学的发展添加新的学科增长点。
陈支平和周宁先后发言。
据语言分中心主任、我校人文学院苏新春教授介绍,中心是由教育部语言信息管理司和我校共建的,05年6月19日在北京举行了授牌仪式,副校长李建发参加了仪式。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对我国教育教材语言(重点是基础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进行收集、监测和研究,全面反映我国教育教材的语言使用情况,为国家制定教育教材的标准和规范提供依据和参考,提高教材语言的有序化和科学化。研究成果将以《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和新闻发布会两种形式发布。
我校副校长李建发任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人文学院李如龙教授,苏新春教授入选学术委员会委员,徐梦秋、周宁、苏新春教授和社科处副处长陈武元入选管理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