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上午,由中心主任苏新春教授指导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毕业生金炫周(韩国籍留学生)、龙东华,在人文学院南光1-102室顺利进行了博士毕业论文答辩。
因受疫情影响,本次答辩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线上答辩委员有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周庆生研究员、暨南大学郭熙教授;线下(现场)答辩委员有:厦门大学李如龙教授(答辩主席)、耿虎教授、郑泽芝教授。导师苏新春教授也出席现场。答辩博士生金炫周线上视频答辩,龙东华现场答辩。金炫周的论文题目是《韩朝语言纯化政策及词汇对比研究》,该论文对韩朝语言纯化政策及成果进行对比,并对韩朝构建共同的语言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资料详实。龙东华的论文题目是《台湾地区高雄市华裔与非华裔新住民语言对比研究》,论文选题新颖,采用问卷调查、个案深度访谈等社会语言学的调查方法,对台湾地区高雄市的华裔和非华裔新住民的语言使用、语言能力及语言态度开展了实地调研,且尝试建构了新住民语言生态系统理论。
虽然线上+线下的答辩模式给老师和同学们都带来了新的挑战,但整场答辩有条不紊,顺利进行。答辩委员就论文提出问题和建议,答辩学生认真倾听并即时作答,最终两位同学顺利通过答辩。在场的专家老师、同学和线上的专家以热烈的掌声祝贺金炫周、龙东华两位博士生顺利通过答辩。
答辩秘书是中心语言及应用学专业2017级博士生赵树元、2017级研究生杜明珠。现场旁听同学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生严小香、李金丹、赵骞。线上旁听的博士生、研究生有周飞、银晴、陈慧、张远洋、高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