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年5月20日(星期一)19:00-21:00
地点:南光一201
主讲人:周飞(2017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摘要:清末民国时期的语文教材对现代语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贡献,整理和研究这一时期的语文教材对于把握整个语文学科的发展,为现代语文学科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对古代传统蒙学教材的一次“颠覆性”的改革,这一时期政体革变、文化转型,各种思想与观念相互碰撞,形成了极具特色与价值的国文、国语教材。白话文运动推动下的国语教科书是语文教育走向“语”与“文”的统一的过渡时期的产物,口语性、儿童文学化、生活气息强的语言特色,对于我们把握现代语文教材的语体转型以及现代汉语的发展脉络也有重要意义。
清末民国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起步时间较晚。2005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和2011年开明出版社重印《开明国语课本》,民国教材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形成了“民国教材热”。近年来,随着学界对这一时期语文教材认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成果更加丰硕。但是,受制于资料难以搜集、成套教材教材较少等因素,目前的研究依旧处于基础阶段,研究成果相对聚焦,还未能产生全面、完整和深入的研究。
本次沙龙,我们一起来了解清末民国教材的编写特色、研究价值与意义,总结目前的研究现状并探讨语文教材语言研究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