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期 | 从华语写作语料库探究学习者在词汇与语法的偏误现象

发布时间:[2016-04-25]  阅读次数:



主讲人:洪嘉馡 博士

时间:2016年4月28日(周四) 15:30

地点:人文学院201(南光一号楼)

内容简介:语言能力之发展基本上围绕着四大学习项目,分别是:听、说、读、写之语言能力。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研究普遍发现学习者对口说及写作的能力较听力和阅读更难掌握。因写作牵涉完整的句构和较口说更艰深的书面语使用,学习者需投入更多的心力及时间,而教师也需用上较多的时间批改及修正学生之语法和词汇。因学习上较为困难,华语学习者一般很难在短时间内增长其写作能力(Buckingham & Pech, 1976)。本研究以收集在台湾学习华语的外籍人士作文,经过断句、断词处理及评定等级后建档。本研究最终的目标是希望藉由建置华语为外语写作语料库,寻找出单一题目下不同等级学习者在词汇与句法的偏误现象,以应用于华语作为外语的写作教学相关研究。

专家简介:洪嘉馡博士,现任台湾师范大学应用华语文学系助理教授。台湾大学语言学研究所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台湾师范大学华语文与科技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及应用华语文学系专案助理教授。曾于2010年获得台湾语言学学会年度最佳博士论文奖,论文题目为“词义预测研究:以语料库驱动的语言学研究方法”。研究专长包括汉语语言学、汉语词汇语义学、语料库语言学。


讲座预告:

4月29日下午14:30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文楼东区110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