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语言学沙龙第339期记录】“用V的”格式的用法探析;初中语文教材修辞格考察

发布时间:[2015-06-09]  阅读次数:

6月9日晚7点,来自南京大学中文系的硕士交流生孙碧泽在沙龙上作了题为“台湾国语中“用V的”格式的用法探析”的报告、蔡斌在沙龙上作了题为“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修辞格问题考察”的报告。参加沙龙的同学为来自中文系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

孙碧泽同学的报告认为,台湾国语中“用”之后可直接连接“动词+的”来表示“用V的方式”的意义,以强调这种动作、行为或方式。这种用法使用人群较广,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均可使用,已成为台湾国语中很稳定的格式。她认为,“用V的”受到了闽南语的影响。根据这一结构在句中主要担任“工具”的语义角色,举例说明了它充当主语、谓语、定语、状语成分的情况。进一步分析后,发现能进入该格式的“V”绝大多数都是动作动词,也有部分使令动词、心理动词以及能愿动词中的少部分词。

蔡斌同学的报告从中学语文教材中修辞格的种类、学习顺序与分布以及辞格的教学方式三个方面,对目前正在使用的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鄂教版四套教材中的修辞教学情况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揭示了目前教材中关于修辞格教学的客观情况,并对现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一些改善的建议,以期为将来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一定的参考。

两位同学引起了大家的热烈的讨论,大家针对两位同学的报告内容以及报告形式提出了一些意见,两位同学也感受了厦大语言学沙龙“不说好话”的原则提供了良好的启发。

2015春季学期的厦大语言学沙龙这次之后暂停,下学期的举办时间地点将另行发布在沙龙的微信平台(订阅号:xmuyyxsl)和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教育教材中心网(http://ncl.xmu.edu.cn/)。届时欢迎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