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语言学沙龙第327期记录】弹幕语言中的时间—空间隐喻

发布时间:[2015-03-17]  阅读次数:

3月17日晚,新学期的语言学沙龙在人文学院201室如期举行。厦门大学中文系2014级博士生赵苗在沙龙上作了题为“弹幕语言中的时间—空间隐喻”的报告。参加沙龙的有中文系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以及外文学院的硕士生。

“弹幕语言”是什么呢?不少参加沙龙的同学都被这一新颖的事物所吸引。赵苗首先给大家介绍了“弹幕”这一小众而有趣的网络文化,进而引入了她的主要研究对象——弹幕中的语言。她指出弹幕语言中的“模因现象”,将之置于网络文化的大背景之下讨论。赵苗主要分析了弹幕语言中的“时间—空间”隐喻,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激活理论”,分析了《穹顶之下》《东京喰种》《我的洗发液》等弹幕视频中的“前方”、“后方”、“前面”、“后面”等词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上的指称差异。

赵苗的报告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同学围绕“模因效应”、“认知激活”、“前、后”指称差异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意见,增进了对相关语言现象和理论的理解。

2015春季学期的厦大语言学沙龙将于每周二晚7点在人文学院楼201室举行,沙龙信息将在沙龙微信平台(订阅号:xmuyyxsl),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教育教材中心网(http://ncl.xmu.edu.cn/)上同步发布。欢迎大家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