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值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建校十周年之际,北京语言大学张维佳教授来我校讲学,受到了厦门大学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张维佳教授是中国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所长,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校长助理,博士生导师,王力语言学奖获得者。张教授在汉语语音史、语言地理学、汉语语音习得等学术研究领域有较深造诣。
张维佳教授一共为大家奉献了两堂精彩的学术讲座。
上午在嘉庚学院,他为广大师生作了《汉语方言的一条南北分界线——汉语卷舌音类的共现与共变》的讲座,他针对卷舌音类,指出用“是”与“非”区分,可以看出非常清晰的语言地理线。比如辅音卷舌音“zh,ch,sh,r"的语言分界线是长江——大巴山,元音卷舌音的语言分界线"er"则是长江——淮河——洞庭湖——云贵高原。他的结论是:卷舌音类在辅音和元音上的分布差异,可能是晚近形成的,大约在明代16世纪左右,四川的变化要晚一些。
晚上在厦大本部,他为师生们作了《语言地理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的报告。他阐述了语言与地理的关系,论证了语言地理学学科名称的由来以及学科定位,分别介绍了西方和国内语言学地理学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上海师范大学潘悟云的重大课题《汉语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的部分科研成果。
两场讲座都精彩纷呈,广大师生对张教授的讲座都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参与报告的有苏新春、李如龙、李无未、钱奠香、刘镇武、方环海、蔡淑美、孙园园等老师,此外,厦门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博、硕士研究生以及部分本科同学都积极参与了这两次讲座。